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失败的暑假教育:舍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只需两个月,孩子的心彻底玩野

发布者: scarecrow | 发布时间: 2024-7-26 23:49| 查看数: 88| 评论数: 0|

一棵小树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需要定期修剪枝叶、提供养料,助力其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父母狠下心,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磨练孩子的意志,孩子自然更优秀 。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妈妈抱团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作者 | 枳为橙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不久前和朋友聚餐时,听她说起了最近的烦心事:

放暑假后,她的儿子小帆就以放松心情为由,带着手机和平板去了爷爷奶奶家。

起初她也觉得,平时孩子学习挺辛苦,适当放松一下也不是坏事,便打算让孩子尽兴玩一段时间。

可当她工作之余,前去父母家看望时却发现,老人因为疼爱孙子,几乎包办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务。

换下来的脏衣服扔在一边,爷爷奶奶立马就洗了;肚子饿了喊一声,爷爷奶奶就把饭送到嘴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爷爷奶奶也从不干涉。

而一直沉迷在游戏世界的儿子,到了饭点也不愿停下半分,还要求她帮忙把饭送到面前来。

短短两周时间,被娇惯的孩子已经攒了不少坏习惯,像是变了个人。

面对她的劝导,儿子脸上满是不耐烦的神情,还催促着让她早点走。

想着多陪陪老人,当天她就留在父母家住了一晚,可那天直到凌晨,儿子都抱着手机不肯放下,为此母子俩大吵一架。

第二天她想叫儿子一起回家,可儿子却表示,上学期成绩太差,深受打击,觉得上学没意思,想过些日子就出去打工。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享受安逸是人的本能,但教育最怕的就是贪玩的欲望不断放大,从此人只懂得享受安逸。

暑假期间,最危险的莫过于:一味地纵容孩子贪图享乐,久而久之,让孩子迷失了前行的路。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呼吁:

“父母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为人父母,一定要谨记:

该管的时候别松懈,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未来才会拥有数不尽的福。




习惯培养的苦:

所有优秀背后,都离不开厚积薄发的自律

《清华学爸教子经》中写到: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所谓“自制力”,指的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着明确规划,学习的时候能保持专注,日常生活中做事有条不紊。

不管是大人还是正在成长阶段的孩子,自律的意识一旦形成,接下来走的都是上坡路。

今年高考期间,四川成都某高中门口,一位学霸的父亲表示,自家孩子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常常能考到前几名。

而他的孩子也早早为自己定下了目标,高考打算“冲进”人大。

谈及教育经验,这位父亲笑着说,其实一直以来,大人能给予孩子的帮助少之又少,毕竟自己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

但唯一注重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

高考出分后,湖北襄阳的学霸李慕凡因取得680分的优异成绩,一度得到了极高的关注。

老师和校长谈及对她的印象,都坦言称,李慕凡平时学习就很自律,能考取这样的高分,令人惊喜但不意外。

在众人眼中,李慕凡从小就是一个爱学习、勤动脑的孩子,平时爱好十分广泛,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她还特别喜欢阅读,也时常练习书法,还坚持跑步。

学习压力大时,她就会去打打羽毛球,在运动中挥洒汗水,释放压力,尽力调节情绪和状态。

关于成就孩子的关键,李慕凡的妈妈分享到: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就会变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高考已经结束,暑假已然开始,但李慕凡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刚考完试她就迫不及待地买了十几本书,打算在这个假期用来丰富自己。

常听身边的孩子抱怨:向上走的路太过辛苦,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避免不了吃苦。

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日子,总让孩子们觉得苦不堪言,但一旦熬过去,就能看到新的风景。

人若是在年少时欠下了好习惯的账,迟早有一天,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偿还。

俞敏洪说得很对:

“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因为你考上北大就优秀了,也不是因为你考上哈佛就优秀了,也不会因为你长相显得更好看而优秀。

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于内心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和对生命追求的火热激情。”

时间是检验结果的唯一标准,自律是推动自身向前的最好力量。

请告诉孩子,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假期的安逸,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更不要为了偷一时的懒,给往后的路上留下深坑。

每个出色的孩子身后,都站着用心托举、及时为其指路的父母。

这世间所有优秀背后,都离不开厚积薄发、苦行僧般的自律。

暑假期间,真正尽心尽责的父母,都懂得教孩子养成这3个习惯:

1. 坚持阅读,开阔视野:

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首先不必局限于书籍的种类,尤其是在假期,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感兴趣的书,科普、小说、历史都可以。

阅读的过程,就是为生活添砖加瓦的过程,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和学习。

父母也可以在闲暇时间,多陪伴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心得,记录阅读感受,共同积累知识,让家里充满书香气。

2. 经常运动,增强体质:

人只有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诸多可能。

暑假期间,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比如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跑步、跳绳、打球等皆可。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多接触大自然,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尽量不要长期闷在家里。

3. 规律作息,珍惜时间:

督促孩子,每天早睡早起,避免假期结束后,难以进入日常学习状态。

睡前不要接触刺激大脑的东西,比如电子产品等,可以在睡前一小时将手机放在远一点的地方。

规律的作息,良好的睡眠,是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永远不要忘了:生活里没有那么多从天而降的幸运,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苦尽甘来。




承受挫败的苦:

有远见的家庭

都在培养孩子的“反脆弱”体质

郭德纲在相声中说到:

“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什么好事,从小娇生惯养,连狠话都没听过,走到街上谁瞪他一眼都受不了......”

父母过度的保护,过多的担心,不让孩子接触现实,不舍得让孩子承受挫败的苦,迟早会害了孩子。

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止是智商、情商,也不仅仅在于成绩、天赋,还有不可忽视的逆商。

逆商高的孩子,通常敢于直面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也能保持冷静的态度。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懂得帮其培养逆商,对孩子的成长尤为关键。

看到过一个新闻:

暑假期间,安徽一个男孩原本坐在空调房里写作业,可他总是三心二意,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写多少。

母亲看到儿子的状态,便陪着他出去坐在太阳下写,没过多久,孩子就完成了作业。

看着儿子满头大汗,母亲表示:自己也很心疼,但孩子应该接受锻炼,有些苦总是要吃的。

家庭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

你以为孩子会感谢你的“庇护纵容”,其实在多年以后,或许会造成无尽的怨恨。

荣获《最强大脑》“脑王”称号的杨易,在高考时凭借高分考入清华大学,一度成为众多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在他长大的路上,也有过多次想要“放弃学习”的念头。

上小学的他,曾因一道数学题连错三次,感到苦恼不已,于是跟妈妈抱怨:“我不想学了。”

他的母亲听完后,耐心地开解道:

“一道题不会做、不想做了,很正常,很多事情就是要多花时间学一下才能学会的。

如果你不学,考试或者比赛的时候遇到这道题目,你就只能想,我当时本来可以学会的,我本来可以考100分的,你想这样吗?”

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磨练了杨易的意志,也成就了他的未来。



很认同稻盛和夫的一句话:

“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优秀了。

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

一棵小树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需要定期修剪枝叶、提供养料,助力让其茁壮成长。

教育亦是如此,该管的时候不心软,该磨炼的时候有分寸,自然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培养孩子的逆商,从这3件事做起:

1. 树立规矩,有管有教:家教严明的父母,自会教导出有教养的孩子。

有规有矩的家庭,管教得当的教育方法,是成就孩子必不可少的条件。

2. 管理情绪,积极引导: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明白失败不是人生的终点。

父母遇事乐观积极,孩子看待世事也会勇敢面对。

父母拥有一个好心态,孩子即便在遇到挫折时,也会迎难而上。

3. 学会接纳,允许一切发生:教会孩子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永远不要惧怕改变。

事与愿违是人生常态,学会接受失败,才能有更多能量,奔赴光明未来。




独立生活的苦:

教育的终极目的

是为了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著名的心理学效应“鱼缸法则”?

大意是讲,一个很大的透明鱼缸里,养着十几条热带鱼,每条鱼都有大约三寸长。

但细心的人发现,两年过去了,鱼缸里的鱼却还是最初的个头,没有一点变化。

后来有人不小心打碎了鱼缸,这些鱼只能被暂时放在大水池中养着。

结果之后的两个月里,鱼儿快速生长,足足长到了一尺长。

也就是说,环境的限制,容易使个体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最终导致成长受到限制。

养育孩子也是如此,要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减少束缚,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养在小鱼缸的鱼,得不到更好的伸展空间,常年停留在三寸的长度;

长期生活在父母庇护下的孩子,难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练就前行的力量。

董宇辉在演讲中讲过一段话:

“很多家长一谈到家庭强大的后盾,物质方面全部给解决,没房买房,没车买车。

孩子后来人生遇到所有的问题都来找我,孩子四十岁了,还能抱着妈妈哭出来。”



仔细想想,这正是“包揽式”教育留下的祸端。

演讲中,董宇辉还分享过自己的一段成长经历:

他上学时,有次和母亲聊天,表示自己以后要学会独立,母亲非常赞同。

他又提出自己赚生活费,母亲也同意了,从第二个月起就没给过他生活费。

所以上大学那几年里,课余时间,他就去当导游,做兼职、当翻译,虽然日子苦,但很充实。

后来回想起来,也正是那段时间的锻炼,让他的生活能力越来越强,自己把自己培养出来了。

演讲的最后,董宇辉表示:

“作为父母,得让孩子去体会人生是什么样,得让孩子感受世界是什么样。

好的教育,就是大方向给建议,小事情不干预。”

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该过的坎儿总要独自面对,谁也替代不了。

无论多么疼爱孩子,让学会独立生活,才是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好的爱。

聪明的父母,早已学会了这3个教育观:

1. 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孩子的选择与你的期望不同,也要尊重他们的决定,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2. 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教会孩子做家务,自己打扫房间,学习生活技能,锻炼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3. 以身作则,适时放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胡同里练不出千军万马。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做好那盏明灯就好,剩下的,请交给孩子自己完成。



蔡元培说过: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趁着假期,培养好孩子的习惯,掌握好正确的教育方法,自会照亮孩子人生的路。

点个“在看”,与所有父母共勉。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