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如何引导孩子关注他人评价

发布者: david | 发布时间: 2015-3-11 10:47| 查看数: 907| 评论数: 1|



在文章开篇,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此引起诸位家长的思考。

  某日,和一位年轻人聊天,这个年轻人今年年初考上了公务员。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很多事总是报着无所谓的态度,并且眼中缺少那种对人的尊敬态度。聊了半天之后,我就问他,你现在是国家公务员了,是不是对生活很满意?他答,还凑合吧。我又问,你平时对任何人都这样报着无所谓的态度吗?他答,那我要什么态度?我再问,你平时是否再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他答,无所谓,我不再乎别人怎么看我。听到这里,我非常吃惊。

  为了放松一下交流的气氛,我便把话题转移到生活中来。我问,上半年我帮你租的房子,住的还满意吗?他答,还行。我又问,你一个人住?他答,与别人合租的。我笑着说,你在节约方面做的不错,当初我帮你找熟人联系租房子的时候,重点强调了你因为经济上困难,人家才破例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你的,如果房东知道你还和别人合租,他怎么看我?怎么看你啊?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答,无所谓,爱怎么看怎么看。我哑然失笑。

  这年轻人有点不解,问我为什么笑。我说,你只顾自己悠哉了,你想过我怎么做人没有?我可是中间人啊,今年你可以这样住,明年人家还会租给你房子吗?年轻人又说,无所谓,明年再说明年的事吧。

  我被呛的半天说不出话,静静地坐着。我在琢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啊,他的大学经历了怎样的教育?他的父母给过他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他无视周围的一切,将来的路会好走吗?

  想了半天,我重拾起心情,问他,你知道什么是自我评价?什么是他人评价吗?他说,没想过,不是很清楚。

  听到这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位年轻人,眼中无一物的根源恰在这里——教育缺失!

  故事讲完了,或许有的家长会问,这样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多不多?如果你想得到答案,且看我下面的分析。

引导孩子关注他人评价的意义

  评价一词,从字面上来分析,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积极的评价,我们经常说某某孩子特别懂事,特别有礼貌,特别受人喜欢,这就是积极的评价。另一层是负面的评价,比如有人评价一个孩子,说这个孩子对他人不恭不敬,非常粗鲁和无礼,非常让人反感,这就是负面的评价。

  如果我们给表现好的孩子以积极评价时,你会发现这个孩子非常开心,为什么会让孩子如此开心呢?这里就存在积极的评价,具有肯定、鼓励和欣赏的作用。当一个孩子感觉自己做的事,能引起他人的好感时,他会更加愿意努力去表现的更好。而对表现不好的孩子,给他们负面的评价时,如果这个孩子偶尔表现不好,你的负面评价,会引起这个孩子的不快。如果经常给某个孩子负面评价时,就会让这个孩子对负面的评价持无所谓的态度。时间久了,这个孩子便会不再乎别人怎么看他。

  从上面的评价意义分析来看,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动力源,积极的评价,是正向的动力源;而负面的评价,则会成为反向的动力源。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对评价一词持慎重的态度。你应该认真想一下,何时应用积极的评价?何时应用负面的评价?当负面评价引起孩子情绪上的不快时,应该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佳表现,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去不断寻求上进,把坏事变好事呢?

怎样看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像开篇提到这个事例,我后来和这个年轻人做了分析:做为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和关注他人评价的能力。因为只有给自己一个客观和理性的自我评价,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果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肯定会在发现不足后,想办法去改变不足,弥补不足。通过长时间的自我修养锻炼,会逐渐减少缺点,让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走向人格的完善。

  而对于他人的评价,这里有客观和非常客观的区别。客观的评价,往往在评价一个人时,会保持一份公正之心,仅就事论事,而不是以点代面,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非客观的评价,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者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或者轻信他人的飞短流长,再润色加工后,继续在与他人交流中去传播。

  当我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做了分析后,我问这位年轻人,你现在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吗?他低头不语,眼中已经没有了刚才那种无所谓。我又问,你是否听说过别人对你的评价?他摇了摇了头。我告诉他,你参加工作已经八个多月了,你们一起来到本单位的人有十几个,为什么我很少听到别人议论他们,而唯独经常能到别人对你的负面评价,甚至把你做的一些事当笑料呢?你想一直成为他人茶余饭反的笑柄吗?你是否感觉到这些东西会伤害你的自尊呢?

  看到他已经低下了头,我没有寄希望他能给我答案,而是告诉他,希望能好好反思一下,如果你对自己负责的话。不妨把我今天给你讲的内容,当成自己第一堂人生评价课,将来的某一天,你会感觉这一课对你非常重要,并且很有意义。

  作为父母,我不知道你是否认真审视过自己,你会阶段性做自我评价吗?你会把他人对你的评价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吗?如果你没有做过,请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当成大事来做,因为这对你教育和引导孩子关注他人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引导孩子关注他人评价的时机

  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评价,实际上从幼儿阶段就开始了。而孩子建立起评价意识的最初,是从自我评价开始的,当自我评价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孩子才会理解他人评价。

  我从家庭教育实践中,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幼儿的自我评价是从两周岁半到三周岁开始起步。如果家长缺乏这种培养和引导意识,你会忽略这段非常敏感的时期。

  我记得在亲子日记中,曾经记录过引导初入幼儿园的儿子小路做自我激励的话:“儿子,到了幼儿园后,要好好吃饭,好好喝水,好好午睡,韩旭就是最棒的!”当孩子放学后,在接他回家的路上,我问及他是否做到了,孩子会说自己做到了,我说那你来表扬一下自己吧。只见儿子举着小拳头,手舞足蹈地喊:“韩旭最棒!韩旭最棒!”这种引导孩子做自我评价,大约持续到了幼儿园的中班。之后,孩子便不再这样挥舞拳头大喊了。

  为什么不喊了呢?原因是孩子的认知能力已经步入了抽象思维阶段,他已经不需要再用自我表扬来表白了,而是把努力做最出色的自己变成自觉行为。这时,我便把引导孩子关注他人评价做为重点引导目标。

  我明确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最喜欢什么样的好孩子。儿子慢慢就清楚了,原来我这样做,就能获得别人的喜欢啊!于是孩子便特别在意自己的表现。自然也就愿意在别人面前,尽可能拿出最好的表现。比如每次小区里,遇到邻居,我会引导儿子问候:“叔叔好!阿姨好!爷爷好!奶奶好!”每次当孩子问候他人好时,自然会获得回应,问候完后,我会及时表扬孩子:“儿子,你能礼貌问候他人,你真棒!来让爸爸亲一下,拥抱一下。”

  比如有时会看到一些孩子在随意践踏小区的绿地,我问儿子:“你看这些小朋友,破坏绿地,小草多痛苦啊,你愿意让小草痛苦吗?你愿意做好孩子吗?”孩子会告诉我:“爸爸,小草被踩了肯定会很疼的,我不会去踩小草的,我要做好孩子。”看,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通过童话般的语言引导,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明的种子。类似的场景,通过引导会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是好孩子应该做的,什么事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最初对他人的评价意识。当孩子能评价他人言行好与差时,慢慢就会再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尤其是五周岁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孩子关注他人评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如果这一阶段,父母们忽略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就无法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比如在课堂里遵守纪律,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特别是到了七周岁以后,随着玩伴时代的来临,孩子会肆无忌惮地只顾玩耍,而完全忽略了遵守秩序,更不要说再乎他人的评价了。

引导孩子关注他人评价需要父母长期坚持

  我经常听一些家长说,自己平时工作忙,做亲子陪伴的时间很少。甚至为了工作,为了应酬,把孩子拖给家人老人照料,或者交给保姆去负责。有时我很担心,身为父母,如果你把教育责任推卸了,可能你会错失很多培养孩子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敏感时期。而当孩子出现好动,注意力分散,对他人评价无所谓时,往往容易表现出上进心的缺失。而这些后果,你是否想过?

  我记得儿子在上一年级时,因为我们上下班时间比较紧张,只好把孩子放在小饭桌。每次我去小饭桌接送儿子时,都会感觉到那里的秩序特别混乱,管理老师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于是,我就从众多孩子中选择了两个最调皮,秩序感最差的孩子做为教育和引导的目标。通过两年的坚持,这两个孩子如今已经表现的非常出色,再也看不到他们在小饭桌的房间里,院落里无所顾忌地打闹了。

  当我把两个孩子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改变经历,在小饭桌几十个孩子中特别做为榜样提出来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流露出羡慕的目光。我给孩子们讲,你们现在如果想做好孩子,好学生,必须要学会关注别人的感受。否则,你整天自顾自地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里追逐打闹,大喊大叫,对别人不是一种伤害吗?如果你把这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当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父母,你肯定会再乎你的行为了。

  上面的事例,我想肯定会对诸位家长有所触动,在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孩子做不好,而是我们身为父母,你缺乏那种坚持的毅力。培养孩子关注他人评价,同样是情感习惯培养的内容,这种习惯往长远处看,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能学习好,习惯好,更重要的是要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的发展。


最新评论

kevincen 发表于 2015-3-12 07:18:21
It is important. Collect i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