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原创][分享]推荐自己喜欢的感动的害怕的电影----

发布者: 7719835 | 发布时间: 2006-5-2 15:48| 查看数: 9454| 评论数: 13|

废话少说~~

我先来推荐~

首先暴力片~~~

1.《上帝之城》City of God

这片子让我吓一跳~

接着让我狐假虎威下~一些名人写的影评

上帝之城》比骇客更干脆,比记忆拼图更过瘾 上帝之城:比古惑仔狠毒一百倍
如果你今年只想看一部电影,就看《上帝之城》吧。

去年三月初去美国出差,趁空档立刻去看了《纽约黑帮》,总不能老是只看到马丁-斯科西斯在各大影展挥手,只知道李奥纳多和卡麦蓉迪亚的床戏,却不知这电影到底长怎样吧!结果看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还不如不见。一部长达3小时的电影竟然叙事风格混乱,一下鲜血四溅,一下又摆出感性诉求,即使丹尼尔戴路易斯真的演活了一个身兼杀猪屠夫的黑帮老大,但仍没办法救活这部片。就算我们可把风格不一的原因归给片商和导演之间的歧见,但是在星光闪耀的包装下,到底这片能刻画出多少十九世纪纽约下层社会的悲哀呢?

  看完后在戏院外等朋友,随手翻了翻洛杉矶的报纸,报上的影评写着,《纽约黑帮》不过是包着糖衣的暴力电影,要看真正的暴力,你得去看来自巴西的《上帝之城》(CityofGod)。当然这部巴西片是完全名不见经传的,但它一开场就胜过大师斯科西斯的黑帮对峙。《上帝之城》是由一只鸡的奔命开始。手提摄影机追着一只鸡跑,接连的快速剪接和刺眼的高反差街景,以及随后冒出的两大帮派,不远处有些警察,而被这群人围堵在画面中央的阿炮,则不知该往哪逃。镜头绕着他转了360度,我们看出他情势危急,接着镜头转回20世纪60年代。就有这种讲故事的高手,明知你已为阿炮心焦,竟然开始细说从头,这下你不专心也不行。 这其实也该是部史诗巨片,因为故事横跨了30年和一连串角色,还让一个名叫“天主之城”的巴西贫民窟活灵活现起来。但这位导演不仅不自溺、甚至自律甚严地硬是把所有会沉缓下脚步的片段全都剪掉,所以镜头动得快速,人物一上场可能不久就中枪阵亡,没有怜悯,甚至让你连培养怜悯情绪的时间都没有。街头恶少一批批不断出现,他们争地盘,抢着当老大,每出现一个8岁小孩,你还在怀疑他怎能无心无肝地枪杀别人面不改色时,他已经被另一个7岁小孩杀了。小朋友们拿着可能比他们手臂还粗的枪,他们还不太认识字,但是知道毒品和枪枝,他们在谁也不怕的横行街头,烧杀掳掠。

  虽然故事时序漫长,角色众多纷杂,但导演就有办法把这些人的篇幅都浓缩得恰到好处,每一个静止画面和字幕都有画龙点睛之效,每一个镜头都攻于心计到让我怀疑他到底来回梭寻地剪过多少次,风格统整,从头到尾的青少年械斗暴力,就连偶有的谈情说爱也被一群新兴的小鬼头破坏,而导演竟还不忘幽默地点缀了几个笑话,黑暗中我们一起见证这座杀戮之城,它反讽地被命名为“天主”,我们为这些青少年心惊,觉得不能想像的残酷生活,对他们而言竟是别无选择,但我们又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最后,片头那只奔命的鸡又出现了,想不到它是本片活得最长久的生物,镜头又转了360度,阿炮还在帮派对峙的中央,大火拼于焉上演,南美洲热情的骚萨音乐也跟着响起……你以为这是一个无可言说混乱复杂到不行的地狱,但我确定编导对这地狱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寸土地,甚至空中飞扬的每一粒尘土都经过计算,结构完整到令人惊叹。

  英国卫报的影评人说:“用跑的,别用走的去戏院———这就是我能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5 9:28:20编辑过]

最新评论

7719835 发表于 2006-5-2 16:07:13
2. sin city 罪恶之城 这部电影的画面惊艳``
  

记得俺在看完《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之后,曾讽刺小罗是"流氓无产者"。看完《罪恶之城》(Sin City)后,俺最大的感受是:错怪你了,小罗,你还是好同志D!《罪恶之城》至少证明在有好材料的情况下,小罗还是能完美地再现人家的精华。

漫画版《罪恶之城》的精华是什么呢?无疑是它别具一格的图像与另类的反英雄角色,在一片彩色漫画的世界里,弗兰克米勒采用了黑白两色的风格,然后又在一些比较特别的目标上施加夺目的彩色,颇有新鲜感。小罗的电影版在这点上最值得称道,几乎每一幅电影画面,都可以和漫画中的原格图画相对应。其实,原版漫画对黑白两色的运用,并非塑造"怀旧风格"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些更复杂微妙的处理。例如部分画面的剪影效果,就不是遵循黑白勾勒的原理,而更多的是借鉴版画或摄影底片的效果了。

单纯的黑白影像是容易以镜头还原,但加上众多其他效果之后,要想以常规镜头还原漫画的风格,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了。小罗聪明地以数码摄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拍摄的时候,他只要注意让镜头忠实米勒原漫画和新画的分镜图中的角度与景深即可,一切有关风格的问题,都是通过后期制作来解决,包括添加数码背景和制造彩色或剪影效果。如果说迈克尔曼以DV拍摄《借刀杀人》(Collateral),还只是看中数码摄影在某些质素方面超越传统胶片的地方的话,小罗这次在《罪恶之城》上的DV实验,则可以证明数码摄影完全可以在塑造影像艺术上和传统胶片分庭抗礼。到了这一步,DV就不再是一个便利手段,而更多地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新途径。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小罗才能够说服有点顽固的死党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也在数码的世界里插上一脚吧。毕竟相对于胶片与数码在物理素质上的纷争,如何去表达一个艺术的概念显得更为重要。小昆是聪明甚至狡猾的人,先前批判《黑客帝国》等数码特技,只不过是发泄一下自己对于"胶片才是展现影像艺术最纯粹方式"的看法;当他发现原来数码摄影也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时,这家伙的脑筋就开窍了,并放言也要拍摄自己的数码作品。这让身为小昆FANS的俺,几乎要无限感激小罗同学,因为电影顽童小昆又有了可以"胡来"的新玩具,多么令人期待啊。

由于有数码武器在手,小罗拍摄该电影,基本上就和米勒在图纸上画漫画没什么两样了。通过数码的加工与再现,电影版的《罪恶城市》堪称历史上与原漫画风格最为一致的电影,这种一致是非常完全的:从外在的影像到内在的情感乃至思想,全部体现出原版漫画的气质,这是以往所有漫画改编电影,包括《蝙蝠侠》、《蜘蛛侠2》和《地狱男爵》所无法达到的"完满"。注意俺说的是"完满"而不是"完美",上述几部漫画改编作品都是比较优秀的漫画电影,和《罪恶之城》不同的是,他们实际上是以电影的独特方式对原漫画进行"再加工",在保留原版漫画人物性格与故事精髓的同时,很可能损失那只有漫画才能表达的特殊效果。一般说来,这种效果往往是视觉风格,例如《地狱男爵》就很明显,尽管导演德托罗(Guillermo de Toro)也和小罗一样是原版漫画的死忠FANS,但他无法让电影画面带来漫画那样独特的视觉风格。小罗这次改编《罪恶之城》的"完满",就在于他让观众真实体会到"在银幕上看漫画"的效果,真正原汁原味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俺忍不住要为这部影片大声喝彩,并忍不住要把它捧上天。

但是,从贡献上来说,俺还是有点怀疑小罗的功力。可以说,如果没有米勒原版漫画那超一流的镜头感,以及米勒在电影拍摄时重新提供的分镜表,单凭小罗一个人的功力,电影版的《罪恶之城》很难达到目前的完美效果。所以俺很理解小罗为什么宁愿退出美国导演协会,也不愿把米勒的名字从导演的栏目下去掉,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他将成为电影史上的大笑柄。将米勒同列为导演,固然有小罗尊敬米勒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自知之明:没有米勒,绝对没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罪恶之城》风格。米勒的漫画,不仅提供了剧情和角色设定,更是在影像风格与镜头移动等细节上,给最后的电影以全面的指导。小罗是聪明的,所以他甚至把米勒的导演位置放在了自己前面。个人无比赞同这点,如果以"作者电影"的观点来看的话,米勒才是本片真正的导演,而小罗更多意义上是个摄影助理、制作人和后期处理总工程师的角色。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小罗的功劳。至少在组织情节素材和控制影片节奏方面,他是起了主要作用。由于漫画创作的特殊性,影片实际上是截取了米勒漫画系列其中的三个故事来演绎"罪恶城市"的世界。这三个故事分别是"罪恶之城"(Sin City,原名为《伤别离The Hard Good-Bye》)、"杀个痛快The Big Fat Kill"和"该死的黄皮佬The Yellow Bastard"。每个故事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无非是某位同志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而去杀人或保护人。当然,杀人和保护人是相互依存的:杀人是为了保护人,为了保护人就要杀人,不管是杀别人还是杀自己。从结构来看也并不复杂,因为三个故事之间虽然有人物的交叉,但这种交叉并没有明确的时间先后,所以三个故事以怎样的顺序发生都无所谓。小罗所做的,就是分别在片头片尾加上同一个杀手的行动,使得电影有种整体的感觉。如果他想要的话,就像《杀死比尔》系列一样给每段加上标题也是丝毫不影像影片的叙事结构的。有评论说这种结构像《低俗小说》,个人不这么看,《低》片每段故事之间是有联系的,看到后一段会对前面某段有更深的理解,小昆只不过把本来有强烈逻辑关系的故事给砍开了。而《罪》中的三个故事是彼此平行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小罗完全可以将他们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替换成米勒的其他故事,而毫不影像影片的完整性。

如果说这种结构上的处理还比较简单的话,影片气氛与节奏的控制,就比较费事一些了。本片观赏性很强的一点,就在于两个小时之类绝无冷场,让观众的神经时刻保持兴奋状态,到影片结束了还恨时间太短。每段故事内部的叙事非常简练干脆,不少转折让人惊奇而不觉零乱,快速前进的节奏也没有给人仓促或者堆砌的感觉。从故事之间的衔接来看,第一段"伤别离"节奏最快,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的角色基本上每分钟给人一个惊喜;第二段"杀个痛快"则是有张有驰,开头和结尾都很狂放,中间部分则用冗长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第三段"黄皮怪"是节奏最慢的,但是一点也不闷,小罗彷佛是淘气地在考验观众地耐心,实际上是在暗中积累情绪,当最后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情节忽然狂飙突进,既符合角色忍辱负重的坚韧性格,也让观众有情绪猛然释放的快感。结尾与开头的同一个杀手,除了造成呼应效果外,也有了让人回味的余地,让人猜疑这个罪恶城市的背后,还真是有那么多没有揭开的故事。

最让俺惊奇过瘾的,其实还是影片中的暴力场景。俺曾经议论过小罗在《墨西哥往事》中不懂得制造风格化的动作场面,这回在《罪恶之城》里他总算让我满意了。从暴力指数来看,本片恐怕是创了本年度好莱坞电影的记录,枪击、鲜血、痛打这些都是小case了,爆阴、肢解、砍头、一箭穿心等极端血腥残忍的场景,在本片中都成了家常便饭。且不说米基洛克的角色是个"见佛杀佛"的主,在他那一段故事中至少以各种方式弄死了一打以上的人,尤以对付偶们的"护戒使者"弗罗多弟弟最为残忍,《魔戒》的FANS不要吐了才好哦~~但是艾利加伍德在片中愣是眉头都没皱一下,甚至连山姆同学的三围数字都没透露一声,再次展现了霍比特人的坚贞情操,嘿嘿。即使是片中算是最温柔的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最后发起飙来,恐怕连《功夫》中的火云邪神也自叹弗如。人家小火只不过打爆了周星星同学的"大头"而已,老布不仅做了同样的事情,还将人家的"小头"都硬生生扯掉了,要知道那人的"小头"本来就是被老布一枪爆掉以后辛辛苦苦重新培植起来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根",呜呼哀哉,老布如此决绝,真是令每个男人都后背发凉。

尽管从内容或意识来看,本片的暴力场面无比血腥残忍,远胜《杀死比尔》系列,R级的限定根本太温柔了;但是影片的视觉风格柔化了暴力场景,使之并没有直观地对美国花朵们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这种暴力风格也是与影片内容相统一的。不如此暴力,就无法体现出"罪恶城市"中极致张狂的暴戾和人物善恶分明的个性。例如很难想象长得像"地狱男爵"似的米基洛克会以阴险狡猾的方式对敌。在漫画的世界里,暴力就是人物的行事方式,同时恐怕也是那个世界里唯一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工具。此外,小罗一贯喜欢的矫柔造作的动作姿势,也很奇怪与影片的风格融为一体。那些在《杀人三部曲》里荒唐到让人爆笑的动作,如今似乎要成为罪恶城市诸公耍酷的招牌。米基洛克在本片中的走路姿势,如果放到别的电影中,肯定会让人喷饭;克里夫欧文(Clive Owen)与罗莎莉奥(Rosario Dawson)的率性接吻,如果换到《墨西哥往事》里肯定令人狂吐,但在本片中却具有难得的幽默感。

实际上,影片从头到尾都透露出宝贵的黑色幽默。不仅是人物的行事乖张、不依常规让人发笑,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有意强化这种幽默效果。其中人物旁白的使用尤其值得一提。从使用频率来看,本片中人物旁白恐怕要比真正的对话还要多;而且与其他影片中旁白一般用来交代剧情不同,这里的旁白是来交代人物的心理的,其实相当于文字化的心理描写。米勒漫画的另一个特点--语言的犀利,也通过旁白而突出来了,类似于"心脏啊心脏,你**的可要撑住啊~~~~啊哦~~看来还是撑不住,老子这下完了~~~"之类的旁白,配合画面上人物的行动,是很难让人忍住不笑的。此外,在情节转换的突然性,和人物塑造的夸张程度上,影片也都强化了幽默效果,留待大伙自己去一一拾趣,这里就不罗嗦了。

最后差点忘了小罗的另一功劳,那就是他有能耐聚集起一个星光灿烂的A级卡司,难得的是演员与角色配合得几乎是没有瑕疵的。这当中,从抢眼程度来说,米基洛克同学无疑是最突出的,这哥们一辈子恐怕也没演过如此让人无法忘记的角色了。小罗挖掘出了米基同学那块大身板之内的不羁与幽默感,还有那狂野外貌遮掩不住的敏感内心。不过,个人却最中意老布。似乎通过《人质》(The Hostage)和本片,老布终于找到了一个转型动作英雄的定位,在表演层次上有了不形于色的内敛和沉稳老辣的微妙,实在是可喜可贺。相对而言,偶感觉欧文同学大对劲,不能说没有胜任工作,而是感觉他的气质还不是那种又冷又热、又狠又温柔的类型。当然,这是个人观点,说不定MM们都喜欢被他抱住狂吻呢?配角们也都个个精彩,特别要提出表扬的,是德托罗(Benicio del Toro)与美女杰西卡阿巴(Jessica Alba),前者以一种看似随意的方式传神再现了一个讨厌而倒霉,同时也很具幽默感的坏蛋形象,后者则让人时隔多年之后,重温《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中的动人情怀。至于里面一大群光屁股MM,俺也不要提了,关键是"看",不是吗,兄弟?何况,俺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本片中有今年银幕上最美丽的胸部哦,而且还不止一对!可怜的男同胞们,自己一个人偷偷看本片时,如果擦鼻血的纸巾不幸被小甜甜封锁,也请一定要带着能上纸巾的翠花哦……

极端具有风格却也有细腻的艺术表现,张狂的人物性格点缀着欲盖弥彰的孤独与温柔。特立独行的米勒与聪明爱玩的小罗联手,终于奉献给我们一部难得的漫画改编精品。也许影片风格上的独特大于内容上的意义,但俺却不想大家忽视片中很感性的因素。不少人在看完本片之后有摇滚一样的快感,但俺个人更倾向于将本片看成是具悲悯气息的布鲁斯。酣畅淋漓的发泄过后,还是有几丝让人心动的情绪,微妙地缠绕在心间的。相信多看几次以后,观众们会从中体会到原著漫画中这种真正让人心动的因素,并继续将本片捧成一代cult经典。

7719835 发表于 2006-5-2 17:03:19
恐怖片....我喜欢心理类的``比较麻木~留给大家 爱情片...感觉跟个人的经历有关系~~ <Hitch>〖全民情敌〗 希什(威尔·史密斯饰)是纽约城的传奇人物,隐姓埋名的他从事着极具梦幻色彩的职业——约会专家。因为大多数男人都会在求爱的过程中遇到困境,这种障碍来自于试图讨取欢心时迷失了自我。于是,“全民情敌”希什出现了,作为爱情战术顾问,凭借多年在情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全民情敌”擅长为顾客量身打造约会时完美的第一形象,其中的“杀手锏”便是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头三次约会,如同程咬金的三板斧,希什的计划总是屡试不爽,纽约数百对新人都在他的秘密撮合下步入教堂。
  那么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学是什么呢?希什反复强调的是第一印象,所以约会的第一次尤为重要。因为女人比男人更趋于感性,所以女人全方位的感观印象要比男人想象的多得多。你要有良好的眼神交流,充满魅力的微笑,握手坚实有力,能够谈笑风生,一套优雅得体的行头,还要口气清新。约会之前一定要有计划,不能草率仓促。希什甚至会提出几个建议计划,如:别出心裁的早午餐、下班后的小饮、郊外野餐、艺术展之后的午餐和爵士乐俱乐部等等。如果她欣然接受了你的第二次约会,那说明第一次约会的努力没有白费,第二次的周末约会是成功的基础,将重心转移在谈论的话题上,恰到好处的轻握住她的手、揽住她的纤腰,还可以送她一盒自己烘烤的小点心。已经过了两关,第三次约会想必驾轻就熟,希什除了会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更希望你信马由缰的跟着感觉走,既然已经彼此吸引,那就顺其自然吧。
  阿伯特(凯文·詹姆斯饰)是希什的顾客,这位性格温顺大腹便便的会计师偏偏爱上了美艳而名声显赫的女明星阿莱格·科尔(安伯·瓦丽塔饰)。阿伯特同样具有所有顾客的通病,就是对恋爱完全失去信心,而又渴望重新体味恋爱的甘甜,但往往因种种问题如性格缺陷、社交困难、品味差异等恋爱障碍而成为爱情游戏的牺牲品。针对阿伯特的特点,希什逐一制定了解决方法,将阿伯特从头到脚进行彻底改造,努力使他成为情场上游刃有余的Playboy。在指导阿伯特的过程中,希什遇到了跟在阿莱格屁股后面的小报记者莎拉·麦拉斯(艾娃·曼德斯饰)。身为爱情专家的希什虽然热衷自己的职业,却仍是个单身汉,与莎拉的不期而遇使他感到自己已经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而自己传授给别人的泡妞招数对她却通通无济于事。随着两人的接触,莎拉开始发现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之间充满矛盾和碰撞,她使希什重新审视了以往爱情游戏的策略,并教给他爱情并非源于纸上谈兵和单纯的感觉,而是身体力行,要用行动证明一切。
2 50 First Dates [初恋50次] 类似这样的情节老土了~象韩国的我脑里的橡皮擦 .中国古天乐也演过一部~ 但是还是推荐下~
如果你是亨利·罗斯(亚当·桑德勒饰),你是会为终于遇到自己的真命公主而高兴,还是会为不得不付出超过别人50倍的努力而抓狂?
  亨利是夏威夷水族馆的一名兽医,也是一位快乐的单身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小饭馆中,他遇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女孩露西(德鲁·巴里摩尔饰)。经过交谈,一对年轻男女迅速迸出热情的火花。
  整夜春光之后,亨利满怀深情地对着刚睁开睡眼的露西送上早安问候,谁知道回报他的却是惊恐的尖叫和不顾一切的殴打。任凭亨利如何解释,女孩也不肯相信自己爱上过这个男孩,她愤然冲出了大门。
  经过多方打听,亨利终于了解到,露西因为一次车祸而患上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就会把前一天的事情全都忘光。
  坠入情网的亨利无法放弃自己心爱的女孩,为了自己,也为了向女孩的父亲证明自己对她的爱,亨利在朋友乌拉(罗伯·施纳德饰)的帮助下,开始了既疯狂又令人感动的追求计划——务求在每天太阳升起,每一个新的一天来临之时,让露西再一次爱上他。真诚的爱情最终是否可以战胜病魔,让有情人人终成眷属呢?让我们在这个情人节把答案揭晓。
7719835 发表于 2006-5-2 17:09:31
...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冲撞.Crash】------ https://www.enfamily.cn/dispbbs.asp?boardID=7&ID=7395&page=4- ------------上面这个地址应该是不能下了~下回大家遇到机会看的话不要错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17:20:37编辑过]
7719835 发表于 2006-5-2 17:43:35
狗城/狗镇/厄夜变奏曲 Dogville kQUoD2fs.jpg 这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她说她被震撼了好几次~我看了以后没敢告诉她我睡着了好几次~说我昏迷了好几次~ 一开始看这部电影我就大吼一句这导演太抠门了~房子树连听名字象很重要的狗...都用画的~看来还是人最不值钱~ 电影是好~~就是太罗嗦了~~(我太浮躁了~)~我觉的要是用书的形式表达更好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洛基山脉里的一个森林小镇,这个封闭的小地方有一天来了一个陌生的美丽女人格蕾丝(妮可·基德曼 饰),她是一个逃犯。汤姆·艾迪逊(菲利普·贝克尔·霍尔 饰)是这个小镇上的指定发言人,他代表小镇居民同意格蕾丝藏在镇上,但前提是,格蕾丝得为他们干活。当追捕者来到小镇时,镇上的人决定保护贫穷的格蕾丝,为她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他们像是格蕾丝的亲戚一样仁慈,格蕾丝也学会了在小镇上艰难的生活下去。
  但是,格蕾丝的到来终究引起了过惯平静保守生活的居民的争议,她很那理解镇上居民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想改变他们的看法,但是在接触中她自己的观点却不知不觉的被小镇人颠覆。实际上,格蕾丝还隐藏着一个秘密,而且是危险的秘密,小镇上的居民慢慢发觉这个秘密之后,开始收回了自己的仁慈之心,他们变得赤裸裸的敌对和残酷,格蕾丝不得不独自和整个小镇对抗……
名家评论 善良,只是人性中的一纸契约——丹麦电影《狗镇》 前言
  观看了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的《黑暗中的舞者》和《欧罗巴》不久,算是对他的电影主张和摄影艺术有了一点了解。在看他的最新作品《狗镇》的时候自觉会能够多一点超脱。毕竟,《黑暗中的舞者》和《欧罗巴》在他的“良心三部曲”和“欧洲三部曲”,都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可是,他的电影没有例外,《狗镇》还是让我很快地忽略了他别出心裁的舞台剧形式而更着力关注他的情节,尽管情节还是需要舞台对白的诸多补充。作为新电影表现艺术形式的一种尝试,导演确实做到了别出心裁,我相信我的这篇小文会言不尽意,不过也算是个人观影的一点碎语吧。毕竟,接近三个多小时的电影能够让我沉浸两回本身就意味着它的不平凡。
  
  二、善恶实验场
  对人性的关怀探讨始终是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本片更是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分歧达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至快感。“越堕落,越快乐”,人性善恶的对比在这部浓缩世界的片中被放大,我的眼睛在观看的同时几乎会产生在显微镜下观看线形虫扭动的错觉。在《狗镇》里,善只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契约行为而已,它注定需要签约双方的遵守细节规定和违约责任的处罚条例。而狗镇,就是两种力量的实验室,一方面是托姆·爱迪生需要证明的人性善良的愿望,一方面是格蕾丝需要去接受的人性恶的现实,而较量的双方就是导演精心设计的这个独特的小城镇。它叫狗镇,尽管只有一条叫莫伊斯的狗;它是个闭塞的小镇,尽管生活艰辛,可是生活还是一样要继续;它有着很少的居民,他们有着简单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这点收入甚至不足以维持美国人一直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民主。他们简称这个小镇子是一个“团体”,他们有着很好的习惯,就是会全体开会对某件事情进行表决。尽管每个人生活的态度和对待小镇的看法不同,不过,他们依旧生活在一起。事情的变化是发生在特蕾丝来到这个小镇之后……
  
  就像前面说过的,影片一开始我就已经惊诧于导演的大胆,那是一个舞台而已:粉笔画的房子,没有墙壁,甚至连门也没有,一切房子的摆设全部精简到了极至,屏弃多余的道具一直是特里尔的电影主张之一。而导演对于影片的安排也采用古典戏剧的结构,分成序曲和九个章节,每个章节有着清晰的主题并且互相依存,分别是以格蕾丝的出场后小镇居民的开会作为分割章节的联系。下面我先就电影两位主要人物做简单介绍:
  
  格蕾丝:黑帮老大的女儿,她有着美丽的外貌和善良的内心世界,正如她的父亲所说的,她具有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这点可以从电影中两件事情看出。第一次是她在逃到小镇上的那个夜晚在莫伊斯的狗舍里偷了那块骨头,为此她不停地汤姆面前自责,还有一点就是她对于爱情的期望和坚持也说明她有着良好的道德约束。对于人性,她始终怀着美好的期望,在进入小镇并且得到小镇上居民的收留后,她的一切作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留在这个地方,“留下来”。在受到小镇居民的不断升级的打击蹂躏时,她又有着一种近乎动物本能的忍受和生存意识,“一位慷慨的上帝赋予了她这种天赋:仅仅往前看”。她不愿意接受父亲提出的权利继承,所以选择出逃;可是,就是在她认为人性善的实验室里她受到了这帮看似善良实则如此丑恶的嘴脸。所以,这样的转变只不过是她实验的一种结果而已,所以对于最后她坦然接受并且痛下杀手那也就非常容易理解。
  
  托姆:小镇上的哲学家,尽管他无所事事,可是他把研讨人的灵魂和传播善良看做自己的职业并乐此不疲。刚好在他需要证明小镇团体的善良程度的时候上天适时地送给他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礼物——格蕾丝,一个看似需要帮助的弱女子,需要他的爱心去拯救,再没有比这个对他而言更有意义了,甚至他认为自己对格蕾丝的爱是对她的一种拯救。“就像蛛网里的小蜘蛛一样”,他自身的虚伪和丑恶一直有意无意的对格蕾丝实行强迫性的要求,尽管有着拯救和爱情这两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他始终没有丢弃格蕾丝父亲的名片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自私,他借口对格蕾丝的爱期望从肉体上达到占有格蕾丝的目的,甚至在被格蕾丝识破后,是他提出将格蕾丝交出去以换得更为实际的好处都足以说明他的本质和这个镇子上的所有人一样的丑恶。
  
  三、善良是一种商业行为
  签定第一个合同是托姆为了证明善良而极力维护这个“样品”的保留价值。在开会关于传授善良与否的会议上,托姆认为留下格蕾丝是检验这个团体“对他人的爱”的最好时机,“我不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基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合同内容很简单:时间,两个星期;狗镇所有人不出卖格蕾丝,而格蕾丝需要在每个家庭每天工作一个小时来换取这种他们需要为之承担的危险成本;两周后只要小镇上有一个人不接受她她也就需要离开。起草人自然是托姆,正如他们所说的:赌局开始。而格蕾丝在小镇中已经开始感受人性的光辉,“小镇开始出现了一种微小变化的景象。”她和托姆同时得到了一个验证实验的机会,有关“容忍、共存、和谐和爱”的主题。
  
  善良的高潮发生在两周后的表决,格蕾丝回到自己的房间做好离开的准备,却发现已经有很多人送来了礼物:托姆精心绘制的地图、格洛丽亚的馅饼、杰森的小刀、玛萨的圣经,甚至还有一美元现钞。她甚至以为她终于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她存在的意义。而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小镇上的居民全票通过了她的继续居住的权利,甚至开始了一段极其快乐的时光。九个章节中的前四个终于顺利,而转折也已经开始,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导演选择了美国的国庆日作为第五章节,这个日子是一条分水岭,善恶的蜕变从这天开始。
  
  第二个合同开始是警察贴布告说明格蕾丝不仅仅只是失踪,而是两个星期前的抢劫嫌疑犯。尽管小镇上所有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就需要承担的风险而言,“沉默意味着犯罪”,从商业角度来讲,他们意味着付出了更为高昂了,所以,合同规定了格蕾丝的补偿措施为每天为每个家庭工作两个小时。而对进行实验的两个人而言,他们依旧坚持认为“留下来就是优胜者”。尽管他们已经开始摇摆,格蕾丝甚至说自己愿意接受一切,只要确认他们依旧让她留下来,“避免一切毁于一旦”。可是噩梦开始……
  
  查克以向警察告发作为威胁强奸了格蕾丝;本甚至在收了格蕾丝的十美元路费后依旧把告发作为手段提出以格蕾丝献身为交换条件,“危险的货物运输价格更为昂贵,我们称之为要价”,而最后,本还是把她带回了小镇;她承担了托姆盗窃他父亲十美元的罪名,被像牲口一样地锁起来,小镇上的女人和孩子开始把对她的羞辱作为交换手段,而男人则在深夜的时候摸进她的房间。与前四章而言,后四章人性的丑恶和卑劣来地如此之快,让格蕾丝残存的对良知和善良的期盼随着她唯一想珍惜的泥人摔成碎片。而托姆还依旧戴着善良的面具,期望能够用另外一种虚伪达到占有她的目的,结果却在被她剥落之后恼羞成怒。人似乎如狗,变本加厉的索取算是一种本能,反射得如此强烈。
  
  “我们可以教狗许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不能原谅他们每次的本能反应。”善良作为一种人性的契约行为最终得到证实,它原来只是一种假象,一个人的善良需要别人的更多付出作为回报,而当你终于有权利占有合同条款有利条件的时候,似乎对弱者的践踏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行为。可是,“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格蕾丝的父亲终于让她明白了原来那种对人性善的期望和要求只不过是她内心一种“愚蠢的偏见”。狗自是狗性,“当它们贪婪地吃着他们的呕吐物的时候,唯一阻止他们的做法就是鞭打”。既然善良只是一种契约,那么当我有权利可以不去签署的时候,那我就是放弃,既然民主也可以丢弃,那还有什么不能丢弃。何况,格蕾丝明白,当她自己如果也是这个小镇上的一员的时候,她的行为也该是一样的……
  
  舞台上十几具尸体,车子慢慢地开走,突然,原来只是一个粉笔画的狗图变成了真狗,莫伊斯开始吠叫,夜晚似乎还有月光…………
  
  四、“反击美国”
  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对美国的嘲讽曾经得罪了不少电影公司,可是在这个名为《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他依旧没有丝毫企图掩盖他对美国社会的厌恶。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在美国的30年代、小镇居民的对民主的放弃、人性的丑恶从美国国庆日开始、甚至片末不断出现的美国矿工苦难生活的照片,所有的这些比在《黑暗中的舞者》中的暗喻做得更为明显和彻底。在《黑暗中的舞者》中,BJORK的悲剧也是说明了弱小可是真诚的欧洲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我想,我们该接受特里尔为共产党员,以表彰他在反击美国政治和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了,呵呵,这是题外话,何况特里尔曾经公开宣布他不是社会主义者,不过,这依然不能掩盖他作品中对美国的抨击。让我们拭目以待他《美国三部曲》中的后两部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17:48:06编辑过]
BlueMask 发表于 2006-5-2 19:09:13
斑竹大人,好帖! 你的奉献及敬业精神,让我好感动 各位,我们的 7719835 同志为了看一部片子是不是双语模式,竟然把片子重新下载一遍,好人啊
CORYMBER 发表于 2006-5-3 14:52:26
love story love actually ---------------------千万不要被楼上的带坏乱灌水了~~BM你私下里夸我呀~~害我老脸红通通心儿小鹿撞~~~BY 7719835
[此贴子已经被7719835于2006-5-3 18:38:27编辑过]
cnlcslc 发表于 2006-5-3 17:31:55
Why not download ---------------------估计上面几部你都没地方档了~可遇不可求拉~~我只是提醒以后看到这些电影要留意下 推荐一部电影我告诉你哪部下载最快........~~~BY 7719835
[此贴子已经被7719835于2006-5-3 18:39:15编辑过]
04011088 发表于 2006-5-5 13:38:46
很不错呀!不过有几部我还没看过,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的. To sum up,it is fantastic!
lullaby 发表于 2006-5-5 19:50:46
外国片我比较喜欢喜剧的,我最近看了《儿女一箩筐》感觉比较搞笑哈
7719835 发表于 2006-5-6 17:41:56
从前看过《儿女一箩筐》第一部~很热闹的电影~~那么多孩子简直是灾难~ 还有记的一部说一个宝宝被绑架爬出来到处冒险和3个笨蛋绑匪周旋的电影那时把我肚子都笑痛了~
Snail 发表于 2006-6-1 17:02:04

全民情敌好看不~`

???

------------------ 汗    你的问题都很奇怪~~

 再给推荐几部最近看的几部自己感觉不错的电影(最近硬盘空间不足了.不停消灭电影,眼睛都看绿了....挑几部有感觉的)

    1.活死人之地

   2.活死人黎明

3 .僵尸肖恩    (恶搞)

4.范海辛 (吸血鬼电影)

5.梦想奔驰(感人励志片)

6.零下8度

7.恐怖蜡像馆

  

[此贴子已经被7719835于2006-6-2 9:43:21编辑过]
Snail 发表于 2006-6-1 17:02:04

全民情敌好看不~`

???

------------------ 汗    你的问题都很奇怪~~

 再给推荐几部最近看的几部自己感觉不错的电影(最近硬盘空间不足了.不停消灭电影,眼睛都看绿了....挑几部有感觉的)

    1.活死人之地

   2.活死人黎明

3 .僵尸肖恩    (恶搞)

4.范海辛 (吸血鬼电影)

5.梦想奔驰(感人励志片)

6.零下8度

7.恐怖蜡像馆

  

[此贴子已经被7719835于2006-6-2 9:43:21编辑过]
deedee 发表于 2006-6-7 18:04:23
楼主很强啊~~支持一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