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孩子为什么总是脾气不好?看完你就知道了

发布者: englishfa | 发布时间: 2024-7-1 23:01| 查看数: 42| 评论数: 0|

孩子的世界很小,渺小的天地里,只有父母。

你的接纳和关怀,是他们未来出征的底气。

作者 | 暖心

来源 | 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知乎上一位妈妈讲了一个熊孩子发脾气的经历。

前两年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出门,隔壁邻居的孩子几乎隔两天就要发一顿脾气。

邻居说:

“不让他出去,他就在家里闹,不仅大吼大叫,还在地上打滚。”

“给他吃零食、看动画片、买新玩具都没有用,脾气还越来越大。”

因为孩子脾气不好,惹得邻居都快崩溃了。

孩子一发脾气,很多父母都素手无策,最后不仅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差劲。

然而,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他内心的“声音”。

尤其是这四种“声音”,让你看到孩子坏脾气的诱因。



孩子的脾气

他自己也无法掌控

在网上看到这样两个问题:

小朋友发脾气、急躁是不是毛病?

永远不发脾气、不哭闹就是好孩子么?

有一个回答这样说:我想大部分父母都觉得“孩子发脾气是毛病、不哭不闹才是好孩子”。

是啊,父母最怕孩子发脾气,一旦哭闹,总想着赶紧去阻止。

然而,爱发脾气的孩子并不是任性。

《儿童情绪心理学》一书中说:人类的大脑从里到外分为三层:爬行脑、情绪脑、理智脑。

爬行脑:从孩子出生之后就已经基本发育完全,让孩子会呼吸、会吃奶,它跟孩子的生存息息相关。



情绪脑:它掌握着人的喜怒哀乐。

理智脑:占到脑容量的三分之二,负责思考、判断、认知和控制情绪。

在孩童时期,尤其是6岁以前的孩子,脑部发育还不成熟,大脑负责理性的前额叶发育缓慢,理智脑无法战胜情绪脑,

以至于孩子的情绪自控力差,容易哭闹撒泼,情绪失控。

即使是少年儿童,当遇到挫折、生气、愤怒等负面情绪时,也会因为找不到发泄方式而大喊大叫,以此来宣泄情绪。

因此,大部分孩子的脾气,是他自己也无法掌控的。

此时,他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强制阻止,而是让父母教会他“我该怎么做”。

如果父母能够教会他正确地“生气”,才能让他学会控制情绪。

耶鲁大学情商研究中心有一套“情绪管理方法”:识别、理解、标记、表达。

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做三件事:识别情绪、引导孩子表达情绪、调节情绪。

比如,孩子生气不理人时,父母可以试着这样沟通:

“妈妈回家没有第一时间抱抱你,所以你生气了是吗?”

“是不是积木没搭好,生气了?”

用“是”或者“不是”的提问,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让他将生气点说出来。

别小看这样的言行,既能体现出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又能让孩子冷静下来。

日积月累,孩子也会慢慢学会掌控情绪。



“不被爱”的孩子

脾气更暴躁

一位心理咨询师讲了一个案例。

一个10岁的男孩,性子特别顽劣,脾气还非常暴躁。

男孩会因为妈妈没给他买零食,他就会大发脾气,哭闹的时候还会哭闹摔东西,严重的时候还会打妈妈。

咨询师就问男孩的妈妈:平时在家里怎样教育孩子?

妈妈说:因为生了二胎,妹妹还小,就没怎么管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咨询师一下找到了原因:

因为父母生了二胎顾不上老大的感受,导致孩子内心委屈,久而久之性子也开始变得顽劣、暴躁!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被忽视的愤怒”: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

当孩子不被重视时,他们为了吸引父母的视线,往往会出现任性、暴躁、自私、哭闹等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发脾气,大多是因为内心感觉到“不被爱”。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与跟父母建立联结,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期待父母理解自己的需求。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更需要父母的爱。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曾提到了一个词叫“爱的油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两个“爱的油罐”,一个是用来储备热情和乐趣,一个是用来储备爱。

人之所以会有情绪,就是因为心里那个爱的油罐在慢慢变少。

特别是在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时候,让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逐渐消失,因此而产生易怒、暴躁的情绪。

想要改变孩子的坏脾气,就要为孩子的内心注入爱,让孩子充满安全感,以此来让他们控制情绪。

因此,父母要经常去关注孩子:

每天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用幽默的笑话逗一逗孩子;

有时间了陪孩子玩一场枕头大战,鼓励孩子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心情......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在我们心中是最重要的。

充满爱的孩子,才会有温柔的力量。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

养不出好脾气的孩子

在一档情感调解栏目《调解面对面》中,有这样一个家庭。

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

每次一吵完架,父亲就会摔门而出,母亲就会将满肚子火直接发泄在小陈身上。

有时拿皮带抽他,抽到他浑身发紫,最严重时还对他动刀,威胁他的人身安全。

这样的原生家庭,让他也学会了用暴力情绪处理问题。

当妈妈管教他时,他不仅叛逆不羁,在情绪失控时还拿起了刀。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他在一边厌恶妈妈的同时,一边又重复妈妈的坏脾气。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强迫性重复”,指的是有的人会故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重复类似自己经历过的痛苦。

长期被父母的坏情绪浸染,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

最严重的情况是:孩子脾气暴躁,形成反社会人格,不断摧毁自己,也会不断伤害别人。

好情绪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垫脚石。

著名作家史铁生,一生悲惨坎坷,年纪轻轻就双腿瘫痪。

那段时间,他的脾气就是:狂躁、暴怒、嘶吼,一度想要自杀。

可母亲却始终接纳他的坏情绪,用最温柔的慈爱呵护陪伴着他。

就是这种温柔的力量,一点点化解史铁生的愤怒,让他的心慢慢归于平静。

史铁生说:

正是母亲安定平和的抚慰,一次次成为自己绝望中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燃起与命运抗争的斗志。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和颜悦色的父母。

如果,真的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可以试着“躲”起来,千万不要用坏脾气去影响孩子。



被溺爱的孩子

更容易用情绪“绑架”父母

《超级育儿师》节目中,有一个3岁的男孩子,脾气非常大。

总会无缘无故地对爸爸发脾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男孩的爸爸说:他一发脾气,还不要我哄,如果我去安慰他,就会被他抓伤和踢打。

有一次,孩子因为吐口水被爸爸轻轻拍打了一下脸,孩子就对爸爸又吼又打,还用嘴巴撕咬。

男孩的脾气非常暴躁,气急了还会摔东西。

而造成男孩坏脾气的就是妈妈的溺爱。

妈妈平时特别宠他,什么都会满足他,男孩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有时候犯一点小错误,就会用“他还小”去维护孩子。

每次爸爸被抓伤了之后,妈妈也不会责怪孩子,反而说“他还小”。

孩子吃饭时发脾气,会把碗摔到地上,妈妈也不会教育孩子,认为“他懂事就好了”。

这样的纵容和溺爱,就成了孩子坏情绪的源头。

现在的父母有两种溺爱孩子的行为:

一是:无条件满足;二是:无条件纵容。

而这两种方式就是造成孩子坏脾气的元凶。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纵容,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

“我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不能让我满足,我就可以反抗。”

被无条件溺爱的孩子,最容易用坏情绪去绑架父母。



一旦父母心软妥协,就会将孩子的脾气越养越大,最终会变得骄纵任性、蛮横无理。

好的教育不仅要教孩子家庭规则,还要让孩子懂得各种社会规范,以便让他们到了社会,能够好好生存下去。

1. 在生活中,不能给孩子特殊的待遇。

习惯特殊待遇的孩子,一旦失去优待,心理无法承受落差,会表现出激烈的反应。

请尽量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

2. 不能随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果断拒绝。

如果父母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只要有一次没被满足,孩子就会闹脾气。

要让孩子能够接受被拒绝。



陈铭说过一句话: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雕刻他,而应该像园丁一样地培养他。

不压抑孩子的怒气,而应该培养他们与攻击性和平共处。

是啊!孩子有脾气不怕,就怕父母的无知去伤害他。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首先要学会让孩子顺畅地表达;其次要去接纳。

父母也要时刻反省自己:

如果爱给的不够,就去努力“拥抱”孩子;如果脾气不温柔,就去努力控制情绪;

如果孩子被溺爱,就改变原则;如果孩子不知所措,就教他方法。

要用“耐心”战胜“情绪”,看到孩子脾气后面隐藏的诉求,让孩子合理地释放和宣泄。

点个【在看】,给彼此机会,也让教育做到双向成长。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