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沈腾马丽新电影票房破15亿:别让这两种教育模式,在无形中毁了孩子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4-7-21 22:00| 查看数: 69| 评论数: 0|

文/国馆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抓娃娃”,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最近,沈腾马丽二人的“沈马”组合又有新电影上映了。

电影名字叫《抓娃娃》,讲的是沈腾马丽饰演的一对超级大富豪,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马继业考上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去学工商管理以后子承父业,人为地制造了一个特别穷苦的家庭,想让儿子在逆境中成长,懂得一切来之不易。

电影中,沈马两口子明明是超级土豪,开豪车,戴名表,家住大别墅,屋里还有游泳池,却偏偏回到了沈腾饰演的马成钢小时候住的破院子,和儿子马继业一起在这老旧的地方一起生活。




来源:电影《抓娃娃》

在这个破破烂烂的屋子底下,马成钢建立了一个“儿子成长专项计划小组”,汇集了厨师、老师、心理分析师等一整个团队,每天为马继业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比如老师说马继业上英语课不敢开口练口语,就在他的上学路上安排两个外国人,按照课本内容,一字一句地跟他进行对话;

又比如马继业每天放学回家,经过家门口的书店时,书店老板都会刻意朗读一些学生必读的经典名作,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然后把书推荐给马继业看;

甚至连马继业的奶奶,都是由这个团队的首席教育家扮演的,每天督促他好好学习,学会孝顺长辈。

如此种种,给马继业打造了一个中国式“楚门的世界”,为的就是让他在穷困的环境中成长,逆风翻盘,考入顶尖的大学。




来源:电影《抓娃娃》

为了维护这个秘密,可谓是状况百出,笑料丛生,但马继业还是在高考前发现了他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演员演得好,剧本也不错,笑点密集,故事曲折,目前票房已经破了15亿,这部暑期档的喜剧片可以说是比较优秀了。

可在欢笑声过后,也不禁让人思考:电影中的这种教育模式,到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来源:电影《抓娃娃》



别让这两种教育模式

在无形中毁了孩子

《抓娃娃》这部电影,描述了两种传统中国式家长们最常用的教育方法。

第一种,是吃苦式教育。

很多家长,都乐于让孩子吃苦,俗称“挫折教育”,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这基本上是来自上一辈的经验。父母们吃了很多苦才打拼出了一番天下,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通过吃苦磨炼意志,取得成功。

就像电影里,因为马成钢自己就出身于贫困家庭,后来一路打拼,做了富豪,于是想要把这个模式复制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期望他像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更好。

可时代变了,很多东西,不需要吃苦也能得到。但吃苦思想根深蒂固,无论如何都得苦了自己,绝不享乐,往难听了说就是“没苦硬吃”。

很多长辈自己就“乐此不疲”。




放到子女的教育上,有时候就变成“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了。

电影中,明明是顶级富豪,但马成钢两口子还是伪装成贫困家庭,连老师都找上门来问他们要不要贫困补助。哪怕马继业在学校里因为穷而被其他同学欺负霸凌,也当作是对他的磨炼。



来源:电影《抓娃娃》

现实中的有些父母,虽然没那么夸张,但平时也总会对孩子说:“上学有什么苦啊,出了社会才辛苦”“你们现在多幸福啊,以前我们都吃不起饭”。

对父母而言,说的都是大实话,自己当年更辛苦、更劳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没法吃苦了呢?

但有些苦,其实是没必要吃的。

我有个朋友,在他女儿还小的时候,教小姑娘学自行车。

小朋友学东西很快,反复几个来回后就能骑得有模有样了。我的这位朋友见他女儿骑得越来越顺利,冷不丁地在小姑娘经过他身边的时候,猛推了一把。

小姑娘就这么摔了个人仰马翻,趴在地上哭着不起来,她爸爸却很严肃,说,我就是要让你记住这种摔倒的感觉,以后骑车的时候也一定要小心,不然就会是这个下场!

人家骑得好好的,非要上去横插一脚,美其名曰挫折教育。现在挫折过了头,小姑娘快成年了,再也没骑过自行车。

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吃了苦,获得了成就,才希望子女也去吃一吃苦。



来源:视觉中国

可当年很多苦,都是客观原因导致的。倘若没有这些外在因素的干扰,说不定父母们能有更大的作为。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难以复制的,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止一条。

而且,父母辛辛苦苦地打拼了大半辈子,就是希望能让自己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给后代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要是又让孩子回去吃这些旧的苦,辛苦岂不是白费了?

不是说不能吃苦,但吃很多没必要的苦,就是在浪费时间了。

第二种,是愧疚式教育。

它和吃苦式教育相辅相成,吃苦式教育,是想通过吃苦,来让孩子知道成功来之不易;而愧疚式教育,则是向孩子诉苦,从而控制孩子,让他们变得听话懂事。



来源:电影《抓娃娃》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剧情。马成钢为了激发儿子好好学习、理财管家的心,特地把鞋子弄得破破烂烂,故意在马继业面前晃悠,孩子问起来,还装作云淡风轻似的,说没事儿,爸爸这双鞋还能再穿好多年。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愧疚心,他还专门上演了个离别戏码,自己坐着一辆破破烂烂的驴车去送货,奶奶临走前递给他三个鸡蛋,他也不要,说“留给儿子吃”,让马继业又感动又内疚地扑在他怀里哭。

看似是想让儿子放宽心、让儿子吃得更好,其实则用这一双旧鞋和三个鸡蛋,牢牢地把马继业拿捏住了,



来源:电影《抓娃娃》

“我们这么辛苦,一天天的是为了谁呀?”“就算砸锅卖铁、不吃不喝也要让你读书!”“要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你妈离婚了!”……

这些句式,很多子女都不陌生。




这其实是父母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不容易,希望孩子能懂点事、争口气、多体谅体谅自己。

但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赚钱养家也好,处理人际关系也好,这本来都应该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没办法出去打工赚钱,也没办法帮父母处理父母之间的关系。

但一旦大人说得多了,孩子就会把这些“不是自己责任”的责任,背在身上。他们会幻想自己能快速成长起来,去帮父母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又必须承认,自己现阶段是做不到的。

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活在了对父母的愧疚里。

明明是互相爱着的,父母在努力地给子女更好的生活,子女努力想让父母少点负担,可是却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被养出这种心理的孩子,通常都有这几个问题。



来源:视觉中国

第一,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当父母总是说自己辛苦,孩子出于想让父母变开心的心理,就会压抑自己,变得“懂事过头”,忽视自己的需求,变成事事以他人优先而委屈自己的讨好型人格,以后步入社会,难免被人欺负。

第二,总是想帮助他人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长期处在一种“希望可以帮助父母的”的心情里,当别人出现什么困难了,也会想着自己能不能去解决。

喜欢帮助别人当然是善良的,但如果总是为别人的事情操心,对自己也是一种很大的内耗。因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就很容易陷入和小时候“不能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一样的困境中,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变得不自信,甚至开始自我攻击,会觉得父母糟糕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长大了,赚到钱了,也不舍得花;稍微出去玩一下、买点东西,都觉得是一种对父母的背叛:“我现在这么享福了,可我爸妈过得多么不幸呀。”总觉得自己不配花钱,不配拥有好的东西。



这样长大的孩子,要么会在自己赚钱以后,形成不了正常的金钱观,为了弥补童年的遗憾,报复性地去买买买,买完了心里又愧疚,觉得自己乱花钱;

要么,会因为从来没得到过想要的东西,别人略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认识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小姑娘刚上大学,人挺漂亮,性格又好,家里的条件也不错。可上次过年回去聊天才知道,这女孩子谈了个特别渣的男朋友,对她态度恶劣不说,最后还出轨了。可这小姑娘就是死心塌地,特别喜欢人家,分手了还难过了好久。

问她为什么谈了渣男还不赶紧跑,理由是他对她“很大方”,经常给她买些小东西,送送花,请杯奶茶什么的。



来源:视觉中国

按道理说,一个家庭小康的女生,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钱就感动。可她从小就是在愧疚式教育下长大的,一旦她想买件新衣服、和朋友出去逛个街,她爸妈就会开始哭穷。

虽然会同意她花钱,但每次都要向她强调,爸爸妈妈上班赚钱是多么辛苦,她这个年纪做的事爸妈从来没做过,她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会享福等等。

久而久之,小姑娘明明有钱,买起东西来总是畏首畏尾,觉得自己不配。别人给她送束花,她立刻就被感动了,觉得自己明明这么不好,却有人愿意为她花钱,在意她的需求,“他好爱我”。

这个女孩子缺的是那一束花吗?不是,她缺的就是这种“配得感”。长久以来,自己的需求都被视为“不值得”,所以一点小甜头,都会让她感动得不得了。



有时候我们看新闻,总能看到类似这种让人疑惑“怎么还能谈下去”的恋爱,其实就是从小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配得感太低,给点小恩小惠就能被打动。

饱经“吃苦式教育”和“愧疚式教育”的孩子,是很难从自己的成就中获得自我认同的。

他们长期在这种扭曲的不配得感中惴惴不安,所作所为都不是为了自己想要,表现出的听话乖巧都并非发自本心,而是觉得“对不起爸妈”。

父母做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孩子能过得好,能获得幸福。可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以后也不自信,容易内耗,还容易受欺负。

孩子一生最坚实的后盾、最后的避湾港,就是父母。



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靠岸的码头也有狂风大浪,漂泊的小舟又能把哪里当作归宿呢?

父母教育孩子,难免有辛苦,有无奈,有力不从心。毕竟,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或许,换一种表达,就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把“我都是为了你”换成“爸爸妈妈很爱你”;

把“都怪你,要不是因为你”换成“如果这样做,说不定会更好”。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彼此共同成长。



来源:视觉中国



让孩子成为孩子

说回《抓娃娃》,沈腾马丽扮演的两口子,又是装穷,又是卖惨,难道就能说他们不爱孩子吗?

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家长一样,他们都是爱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非都是想用自己的办法,来给孩子的未来铺路。

可所谓“关心则乱”,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长大后的人格并不健全,甚至过早地开始出现心理问题。

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小学生的抑郁年龄进一步降低,抑郁人数进一步增多。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而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来自中信出版,作者阿信《5000万抑郁孩子背后,是2.5亿焦虑的父母:当家变得让人窒息……》

在电影里,马继业为了揭开父母长期骗自己的真相,在最后的高考考场上交了白卷。

说到底,养儿防老也好,喜欢小孩也好,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完整的生命体验,才生了小孩。

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比起控制和服从,更应该是开明和平等的。

英国著名诗人纪伯伦,曾写过一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如果想要孩子的成长更健康、更充盈,与其强调吃苦,强调牺牲,不如给孩子更多的松弛和自由。

因为父母的爱虽然深沉又真诚,但不要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要热烈,更需轻盈。别让泰山的压力,压垮幼鸟细嫩的翅膀。

一如父母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努力给孩子铺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拥有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和支持了。

父母有父母面临的困境,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需要面对的风浪。每代人的成长,最终都掌握在每代人自己的手中。



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电影的最后,马继业终于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这个套着喜剧外壳的悲剧故事,总算有了个合家欢乐的结尾。

这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习惯大团圆型的结局,但在现实中,很多悲剧一旦形成,就只是悲剧。

特别是孩子,哪怕有些人最终走了出来,走向了一条光明大道。但走出年幼时的阴影,本身就要付出别人无法理解的艰辛。

教育,无非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把自己还给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

希望生活中更多的家庭,都少点悲剧,多点松弛,多点真实。



来源:电影《抓娃娃》

作者: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ID:guoguan5000)。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