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人民日报:开学后,中小学生须养成的5个好习惯(家长必读)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4-9-6 23:03| 查看数: 34| 评论数: 0|

成就孩子的不是天性,而是好习惯。

开学第一个月,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保持自律,踏实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妈妈抱团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 | 遇见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过:

“对儿童来说,好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新学期的第一个月,是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关键时期。

比起成绩,更重要的培养孩子的习惯。

好的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

人民日报给出了5点建议,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养成好习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阅读改变眼界



稻盛和夫说:

“书本教给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们可以在头脑里进行模拟演练。

自身的直接经验,加上读书得来的间接经验,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础。”

读书,就是见世面最简单的方式。

读史书,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判断力和思考深度,变得更加聪慧;

读诗歌,让我们在文字中,体会时代的兴衰存亡,感受山河的波澜壮阔,品味人生的无常变幻;

读哲学,让我们学会辩证思维,善于思考、刨根问底,在追寻真理、反思人生的路上完善自我......

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必然是一个志向高远、视野开阔的孩子。

一对懂得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父母,必然是一对有远见、有格局的父母。

1.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

不要强迫孩子阅读自己认为好的书籍,这样反而没有效果。可以引导孩子多看各种类型的书,从中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类型。

2.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根据书籍题材、类型的不同,选择浏览、略读、精读等方法,做好好词好句的摘抄,学会写读书笔记,避免走马观花类的无用阅读。

3.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可以在家里建个读书角,放一些舒适的香氛、摆件等,打造更适合读书的小天地;或者多带孩子去图书馆,感受海量的图书资源和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

4.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带孩子定期参加读书分享活动,或者在家庭内部自己组织,引导孩子阐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既能帮助孩子巩固知识,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请告诉孩子:

读书的好处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当你走出家门、走向世界时会发现,你读过的每一本书、积累的每一点知识,都铺成了你脚下的路,带你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用运动改变体魄



前北大校长王恩哥曾说过:

“人这一生需要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

书籍塑造我们的思想,运动强健我们的体魄。

唯有二者兼顾,才能淬炼我们的灵魂。

纵观历年的高考学霸,无一不是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上海理科状元李翰飞,喜欢球类运动,高中时还在校内成立了女子篮球社;

广东省理科状元李奕辰长期坚持适量运动,每天都跑步,还喜欢游泳和羽毛球;

武汉高考黑马屈安琪,从小爱好体育,乒乓球还在区里拿过冠军......

学习拼的不只是脑力,还有心态和身体素质。

热爱运动的孩子,能够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负面情绪,有更强的抗压力和耐挫力,更坚定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

以下三个选择运动的方式,建议父母看看,帮助孩子养出健康的身体。

1.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

不要局限于孩子的性别,只要他们喜欢就好。男孩也可以跳芭蕾、踢毽子,女孩也可以练拳击、打篮球。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孩子自然更容易坚持下去。

2. 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

内向腼腆的孩子适合做一些团体运动,例如踢足球、打篮球等,可以逐步提高社交能力,变得更加积极阳光。

暴躁易怒的孩子更适合做一些安静的运动,例如瑜伽、太极等,帮助他们平心静气、消除浮躁。

3. 根据孩子的时间选择。

周内孩子课业压力较大,可以做一些相对轻松的运动,例如散步、做家务等,放松身心的同时不至于太累。

周末休息时间比较长,可以做一些时间更长的运动,例如骑行、登山等,欣赏沿途的风景,开阔心胸。

请告诉孩子:弱不禁风的身体,只会让梦想变成泡影。

强健的体魄,才是一切梦想开始的起点。



用行动改变状态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看见她女儿闷闷不乐。

询问原因后她说道:“我这次考试又没考好,特别简单的题我都错了,我好蠢啊。我感觉我好笨,什么都做不好。”

我和朋友一起劝了她好久,她才慢慢走出那种情绪,重新变得开心。

她的这种想法其实在现在的孩子中间并不少见。

有一个心理学名词可以解释这种心态,即“习得性无助”。

意思是当孩子接连不断地遭遇挫折,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时,便会逐渐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要是不及时得到干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抑郁、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等负面反应。

家长一定要及时安抚、给出回应,而不是认为孩子是在“小题大做”,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学习不好可能动手能力强,数学不行可能写作功底好,家长最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变得自信开朗。

2. 帮助孩子及时反思。

例如语文成绩差了,是因为阅读题没读懂还是作文不会写,是因为粗心还是没理解哪部分知识,找到具体的错误原因,对症下药、专项练习,自然能提高成绩。

请告诉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要被情绪的囚笼困住,要相信,明天还是新的一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用目标改变效率



2009年7月,唐楚玥的妈妈带着孩子们去武汉大学参观。

年仅7岁的小楚玥好奇地问妈妈:“考武汉大学要多少分?”

妈妈回答:“至少要600分!”

在追问了高考满分是多少后,小楚玥立下豪言壮语:

“我以后最高分可能会考720,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

本以为这只是孩子的玩笑话,没想到11年后的夏天,唐楚玥真的在高考中取得了725分的高分,成为当年湖北高考的理科状元。

这让我想起詹姆斯·艾伦曾说过的一段话:

“梦想这种动机是现实的籽苗,最伟大的成就。

目标的坚定是所有努力的根源,它可以将努力的信念,深根在孩子身体的每个角落,促使他锲而不舍地不断前进。”

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而一艘有着明确方向的船,即使驶进漫无边际的黑暗地带,依然能看见远处灯塔耀眼的光芒。

所以,想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懂得提早帮孩子确立目标,找准未来的锚。

1. 设立合适的目标。

不要好高骛远,但也不要妄自菲薄。

家长一定要记得,不要只参考周围人的意见或者独断专行,要和孩子商量,根据孩子的能力以及他本人的意愿设立目标,例如考哪所高中、哪个大学、什么专业等,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2. 学会拆解目标。

当大目标确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进行阶段性目标的制定,例如今年的目标、这个季度的目标、这周的目标等等。

将目标细化后,孩子更容易达成,也就有更大的动力继续坚持。

3. 确定奖惩机制。

适当的奖励是孩子开启下一阶段学习的动力,一定的惩罚是孩子任务未完成的提醒。

只有家长认真监督、奖惩分明,孩子积极配合、分清主次,才能让最初的梦想变为现实。

请告诉孩子: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就算你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只要你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终有到达顶峰的一天。



用专注改变浮躁



蒙台梭利说过:

“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

一位班主任曾经在演讲中,分享过一个得意学生的故事。

那个孩子从小就是学霸,不管什么科目,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就连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像书法、绘画、钢琴等,他的学习速度也非常快。

班主任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原因是他的专注度非常高。别的孩子要静下心来可能至少需要10分钟,而他几乎是一瞬间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后来在家长会上,他的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我们其实没做别的,就是平常在家里少说话。他若是在学习,我们就不干涉、不打扰,就算饭做好了,也只是默默地等他自己从房间出来。”

这位妈妈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专注力是孩子一切学习的基础,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如果孩子总是被打扰,就根本无法静下心来。

只有在最大程度上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他们才能逐渐达到专注,甚至深度专注。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都懂得从以下2点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1. 提供简单、干净的家庭环境。

例如,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不摆放别的东西,免得孩子分心。

设立一个单独的玩具空间,在客厅或其他房间,将学习区和玩乐区分隔开。

在孩子专心做事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例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安安静静地给予陪伴。

2. 做一些训练专注力的小游戏。

例如搭积木、拼图、走迷宫、找不同等,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培养孩子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同时还加深亲子间的互动,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请告诉孩子: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即使是再不聪明的人,若是能拥有强大的专注力,必然也会有所成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孩子的优秀,是一系列良好习惯的总和。

而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父母辛勤的栽培和养育。

点亮【在看】,愿所有孩子都能养成这5个好习惯,迎接愉快的新学期,取得优异的成绩,拥有光明的未来!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