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可怕的顺德人

发布者: katy | 发布时间: 2014-7-2 11:51| 查看数: 2648| 评论数: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顺德这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什么样的人?先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关喝喜酒的。在顺德喝过喜酒的客人常常感到奇怪,顺德人为什么不收红包?在中国大部分地方的喜宴,客人送红包,主人收红包,都是很正常的事。红色请柬也因此被人称为“红色炸弹”。我在顺德10年,参加过无数喜宴,有城里老板的,有政府官员的,有农村农民的,但无一例外是两种情形:要么就在我送的红包上撕一个口子,马上还给我,说收到了;要么只收其中的10元钱,把剩下的钱退还给我。



对这种风俗,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也曾经问过几个顺德人,回答我的人大部分是这种意思:“既然是我请人家吃饭,怎么能让人家出钱,如果人家出钱,那不是成了人家请吃饭了。” 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顺德人比较实在,此外也因为有钱了,所以不收红包。我却认为,这种风俗体现的是顺德人的诚信。试想一下,以办喜事的名义,说是请人家来喝喜酒,行的却是收钱之实。这是中国礼仪的最大不诚信!而顺德人却以自己的朴素情怀,还原了人间礼仪的本来面目。这种发自内心、来自乡土的诚信,也许是顺德人为什么会成功的一个细节。





第二个故事和顺德人的职业取向有关。在全国大部分的县域,总会有人在县以外的市、省或者北京的国家机关做官或做公务员,但顺德又是个另类。在北京的国家机关基本找不到顺德人,在省机关的处长、科长甚至科员中,恐怕也很难发现有顺德人。即使有一些在顺德之外做官的,也都是因为在顺德做得不错,或者被提拔,或者被交流。是不是顺德人不重视教育,没有人出去读大学?也不是。顺德每年上大学的人数还是很多,2007年,顺德考上本科以上的人数就超过4000人。

但大部分顺德人在外面上完学就回到家乡,即便上的是清华北大,他们毕业后的选择还是回到家乡。对这种现象,有人同样认为顺德人太实在了。细想一下,即使很多地级市,其财政收入也抵不上顺德的一个镇,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在外为官?我难以评判顺德人做法的对错,但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顺德这个地方浓厚的商业文化和创业意识。自古读书是为了做官,而顺德人读书是为了创业。“官本位”在这里找不到市场,顺德人“官”的意识相对淡薄,而“管”的意识强烈。我所服务的是一个政府机构,顺德人和我谈起时,总是口口声声地“你公司,你公司”。是的,在他们眼里,只有公司,只有商业规则。这种根植于本土的创业冲动造就了顺德人良好的生意禀赋,而这,也许又是顺德人会成功的一个细节。



顺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并不靠海,区位优势不是非常明显。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20世纪以后的中国,却数度引人注目。早在20世纪初,顺德就萌发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云集了100多家机械缫丝工厂,有6 万多名产业工人,超过了当时上海和天津产业工人数的总和。在那个时候,顺德是广东多年的首富县。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这块似乎特别适合产业生长的土地,又“野蛮”生长出一大批乡镇企业。什么是乡镇企业?我认为乡镇企业就是土生土长的企业,一个地方自己生长起来的企业。顺德就是在这种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力量搞起了工业。在当初投入主体主要是国家的体制背景下,这绝对是一个另类。



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顺德企业数量已达到6000多家,产值过百亿元。1991年全国评选的10大乡镇企业中,顺德竟占了5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顺德的发展更是快马加鞭。产权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功,宛如给顺德这匹快马插上两个有力的翅膀,让它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一骑绝尘。从1991年开始,财政收入一直居全国县级首位。从2001年开始,连续4年居中国百强县榜首。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域。发展到今天,顺德在只有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近4000亿元的工业产值。拥有300多家超亿元企业,4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顺德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同级单位首位。就是这样,随着一大批顺德产品走向全国和全世界,随着像美的、格兰仕、容声、科龙、万和、万家乐这样的品牌为中国人所熟悉,顺德这个名字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顺德为什么行?顺德成功靠的是什么?许多人都在追问顺德的“斯芬克斯之谜”。我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工作和生活了10年,作为这块土地发展的记录者和观察者,我从没有停止过对顺德的追问和思考。



顺德,这个只有500多年的名字,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强的生长力、吸纳力和包容力?这种追问,就像深邃的天空,吸引我们苦苦思索。我试图用“本地人,本地化”六个字来概括像顺德这样的地方的成功。“本地人”是依靠本地人的创业,依靠全民创业来发展本区域。在中国,确实有很多地方是依靠本地自然生长的创业冲动走上富裕之路的,像浙江的温州、义乌等地,福建的晋江、石狮等地,江苏的江阴、张家港等地,广东的顺德、南海等地。我甚至大声疾呼:一个地方与其花大力气去招商引资,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培育地方创业文化?



当然对中国很多地方来说,“外来和尚会念经”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潜规则。放眼中国的广袤区域,有多少地方能真正积极扶持本地人创业,大部分地方在发展经济方面都喜欢“搬大树”,它们更多的是把眼睛盯着外面的创业者,希望把这些外面的“和尚”请回来。移植一棵大树,确实比从小树种起来快。但我们要看到,那些漫山遍野的蓬勃小树,显然比稀疏的几棵大树,更让人感到生机和希望。 “本地化”的意思是包容、吸纳。



一个地方不能关起门来发展,必须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人才、资本、文化。但你这个地方必须要有强大的消化能力,才能把原本不是你的变成你的一部分。像移植来一棵大树后,你要让它能扎根,才会成为你的,不然它也会被人移走。后来我又发现,其实“本地人,本地化”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远者来,近者悦”,并没什么新意。所以,我最终无法概括顺德的成功,只好放弃,回归于细节。但愿这些我花费10年观察和记录的细节,能给您启迪


最新评论

styleid 发表于 2014-7-2 16:52:03
在顺德读书的时候,也听过老师讲过“可怕的顺德人”这个话题,我一看也以为是我老师来到。不过他当是讲的是从顺德的人文方面讲起,我在顺德也十年来,你有没有看到一种现象,就是顺德大良,她的地理名称“凤山”凤岭“凤翔”凤城“----跟中国这种崇拜龙,它好像有一种阴性(女性),这还是从它”姑婆“文化起源,。。。。。到后来的创业者管理文化,比如很多案例”碧桂园“美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